《HBR哈佛商業評論》2010年大師精選合輯,HBR2010

策略大師──麥可‧波特
與眾不同,才能勝出

航行大海,要靠航海地圖和羅盤,隨著科技進步,這些工具的形式或有不同,精密程度也有差異,但船隻要到達目的地,指引方向和路線的工具是不可或缺的。
行走市場,企業同樣需要指引方向和路線的工具,企業策略,就是企業的地圖和羅盤。在企業策略的領域,哈佛大學校聘教授、哈佛商學院講座教授麥可.波特(Michael E. Porter)是最為人熟知的大師,甚至有人說,他是現代企業策略的開創者。早年企業在討論「企業政策」時,欠缺一套嚴謹的科學化方法,波特把理論嚴謹的一套分析產業結構和競爭行為的方法,引入企業政策的探討。他獨創的觀念和架構,為企業界目前所熟知的「企業策略」和「競爭策略」,奠定基礎,他的深刻見解,歷久彌新,是所有對企業策略有興趣的人士,必讀的文章。

在策略和競爭這兩個議題上,波特撰寫了多本著作,如果沒有時間一一閱讀,又怕閱讀他人所作的書摘或「重點筆記」會扭曲波特的本意,或遺漏了重點,那麼,波特專門為《哈佛商業評論》所寫的兩篇經典文章,就是最好的選擇,因此我們特別為讀者收錄在這本特刊之中,方便讀者時時翻閱。

企業領導人和高階主管,負責掌舵企業,因此,企業的策略,當然是你們的責任。不過,中階主管、低階主管,甚至一般員工,也不能置身事外,如果不了解公司的策略,不知道自己的部門、自己的職位,放在企業策略的哪一個位置、扮演什麼角色,你們恐怕也很難有出色的表現。所以,這本特刊,當作企業人士的案頭書或床頭書,並不為過。

策略大師──克雷頓‧克里斯汀生
改變遊戲規則

創造未來,企業往往要仰仗創新。創新的種類很多,例如,管理大師杜拉克在〈創新的七大修練〉一文中(見本刊《杜拉克百歲紀念專刊組織營運版:帶出企業的大未來》),就提出了七種創新的來源。在所有創新之中,破壞式創新可能是最容易令人讚嘆或欣羨的,因為這種創新一舉改寫既有的遊戲規則,為市場和產業帶來顛覆式的變化,往往令大大小小的對手瞠目結舌。
不過,只有靈活的小企業才有能力提出破壞式創新嗎?破壞式創新只能是某種低價的產品或技術嗎?更新、更好、功能更多的產品,就能顛覆市場規則嗎?
這種種疑問,就讓提出「破壞式創新」這個概念的學者——美國哈佛商學院講座教授克雷頓.克里斯汀生(Clayton M. Christensen)來解答吧。克里斯汀生於1995年初在《哈佛商業評論》英文版發表了〈顛覆式科技:掌握市場未來走向〉一文,首度提出這個概念,啟發了許多管理者和企業人。本專刊選錄了克里斯汀生的三篇文章,從不同面向進一步剖析這個概念。
許多人以為,靈活的小企業,尤其是新創企業,才有能力提出破壞式創新,但其實,是否能提出破壞式創新,與企業的規模大小無關,真正的關鍵在於企業的資源、流程和價值觀。克里斯汀生在提出「破壞式創新」概念的五年後,再度為本刊撰寫〈顛覆危機〉一文,釐清了這一點,並且在文中建議企業,面對破壞式創新帶來市場的顛覆性變化時,該如何應變。
談到創新,一般人想到的往往是產品、設計和技術,頂多再加上流程,克里斯汀生則認為,商業模式也要創新。他在〈商業模式再創新〉一文中,告訴你如何判斷是否應該調整你的商業模式,並且詳細說明商業模式的四個組成要素,解釋如何建立或調整最適合你的商業模式。
克里斯汀生在說明商業模式創新時,從顧客觀點出發。他強調不要一開始就構想商業模式,而是要先思考,有什麼機會可以滿足顧客真正想把工作做好的需求。同樣的,企業在行銷時,也應該從顧客要完成什麼工作開始思考,〈導正行銷歧途〉一文指出,行銷不只是區隔市場、打造品牌而已,要從思考顧客有哪些工作待完成開始,才能生產出有意義的產品,以及真正的創新。


↓↓↓找《HBR哈佛商業評論》2010年大師精選合輯嗎?↓↓↓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HBR2010
    全站熱搜

    聞書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